星途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她与驸马的二三事 > 大结局(下)
    第96章 96大结局(下)

    “你回来了?外面这么热,你怎么就在这里站着,也不进来说一声。”谢随愣了一下,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吸了吸鼻子。

    兴许是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太多太多不得不背井离乡的难民,心里不免留有些触动,她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都这个时辰了,也没有多热。我进来时你听见你

    在里面哄闹闹睡觉,我怕吵醒闹闹。”

    “可用过晚膳了?”

    冯妙瑜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谢随露出一副“果然如此”的表情。她比原定早了大半日回来,从巫阳到孤叶城的路程是死的,使团那么多人,赶路的速度也不可能有多大变化,这样提前回来,一路上必然是风餐露宿,有上顿没下顿的。

    冯妙瑜摸了摸自己肚子,她这个时候的确也觉得肚里空空饿得厉害了,只是都这个时候了,还是大过节的,喊人过来给她开小灶实在不合适,“家里可有点心之类的,我随便吃一点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在时,你也总是这样随便对付了晚膳空着肚子就吃点心,你也不怕吃下去胃疼。”谢随说,“家里也没有别的东西,吃碗鸡丝面可好?”

    “都这么晚了,谁做啊?”冯妙瑜奇怪道。院子太小,袁县令派来的那几个丫鬟婆子晚上并不住在这里。

    “除了我还能有谁。”谢随轻哼一声,转身去灶台前忙活了。

    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鸡丝面很快上桌。谢随又拿了两只碗和两人的碗筷过来。他是吃过晚饭的,但怕冯妙瑜不放心,他还是先给自己舀了一小碗勉强吃下了,然后才拿起碗给冯妙瑜舀汤盛面。

    汤香而不油,里面细细的面条也做得相当筋道。冯妙瑜一口气吃完面,又端起碗连着汤也一滴不剩的喝光,她靠在软枕上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。回来的路上他们几乎就没吃多少正经餐食,饿了许久,热乎乎的一碗汤面下肚,整个人像是泡在温泉水里一般从头到脚被暖意包裹着,舒展着。这个时候看什么都会觉得格外顺眼,就连门口那剥落了一个角儿的丑旧墙皮都出落得诗情画意,别有一番风情了。

    冯妙瑜挪挪身,偷偷拽着腰间的衣带扯了扯,方才饿着的时候不觉得,一吃饱了就觉得那衣带绑在腰间勒得难受。谢随正背对着她收拾东西,冯妙瑜静静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“你要走了?”她问。

    “我在这里留的时间太长了,盛京那边已经来信催了十好几次了,我再不动身,只怕他们要派人来押着我回去了。”谢随把最后一套衣裳叠好放进箱子里,他转身故作轻松地笑道:“怎么,不会是舍不得我走了吧。”

    谢随凝望着冯妙瑜。他心想她点头,只要她点一下头,那他便不做这什么宰相了,辞了官,留在这里好生照顾她和孩子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。”冯妙瑜却轻轻说,“只是觉得他们确实该派人押你回去。哪有你这样这样不务正业的宰相。”

    “我七月初十就得走了。”谢随说。

    他的伤在六月底便差不多痊愈了,虽然说还不能剧烈活动,但乘坐马车回盛京是没有问题的。他是为了和冯妙瑜再见上一面刻意拖延了回去的时间。

    “祝你一路顺风。”冯妙瑜说。

    “到时候你可以去送送我吗?”

    冯妙瑜沉默了一会。

    “如果谢大人想的话,会有很多人愿意送你的,想来不缺我这一个人。”冯妙瑜说着站起身,“我有些困,先过去洗漱了。”

    热水是婆子们回去前烧好放在炉子上的,冯妙瑜赶了好几日的路,眼下当真累极了,梳洗完,回屋倒在床上就早早睡下了。睡到半夜,迷迷糊糊却觉得手边似乎有什么软乎的东西——

    好在她睡觉时惯是要在床边留盏小灯的,一睁眼,她便发现了端倪。那隔出内外间的两架屏风不见了踪迹,不知什么时候,她的床边竟多出了一张床来。谢随就睡在那张床上,他人倒是规规矩矩在自己床上的,只是那手,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,越界搭在了她的床上。

    冯妙瑜气得简直想笑出声了。

    她毫不客气一把揪醒谢随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哑着嗓子含含糊糊地问。

    他还有脸问她怎么了!

    “屋里的屏风呢,还有这床——它是长腿了吗,怎么到这里来了。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“我这不是怕你冷么。”

    谢随揉着惺忪睡眼支起上半身,再简单不过的一个日常动作,冯妙瑜却不得不怀疑这货私底下偷偷练习了个百八十遍。如若不然,为何就在他起身的时候,那挂在肩头的衣裳就恰到好处,毫不违和,甚至是有些楚楚可怜地滑到了他的腰间,露出一片结实的胸膛?

    若说是巧合,那这未免也太巧了些。

    不过看来这些年就算不在他身边,他也还算自律,至少没有赘肉,至少看起来还算赏心悦目……是不讨人厌的。

    她这是想什么呢!冯妙瑜很快回过神。

    “谢随,现在可是七月份。你若觉得冷,就该找郎中好好开上两剂补药补一补,而不是半夜犯病挪床。”

    “闹闹在东厢房睡着呢。”谢随暗示说,他又往冯妙瑜那边挪了一点。

    如今这屋里可只有他们两人。

    “所以呢?”冯妙瑜翻了个白眼,她岂是那种会轻易被美色迷惑之辈。她拉过被子扭头睡下了,“明天早上给我把床和屏风搬回去!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两日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初秋的清晨已经微微的有了些冷意,这个时辰,她为什么不缩在温暖的被窝里,而是站在城门前的空地上?想到这里,她恶狠狠瞪了眼某个小罪魁祸首,又见和小罪魁祸首有七八分相似的大罪魁祸首吩咐完了侍卫,转身笑着抱起了小罪魁祸首。

    小罪魁祸首全然不理会娘亲的眼刀子,依依不舍地搂着谢随的脖子,“你答应会写信给我,给我寄礼物和好吃的,你可不能忘记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会忘记的。”谢随连哄带骗哄着小罪魁祸首回到马车上,转脸又对冯妙瑜说:“谢谢你能答应来送我。”

    “客气了。”冯妙瑜皮笑肉不笑,“等一会回去我就给闹闹盘间糕饼铺子,免得她日后再傻乎乎的被人用两块枣花酥就给收买了。”

    谢随闻言笑了笑。

    此番围魏救赵虽说有些卑鄙,但效果卓然。

    那边侍卫已经整装完毕,快到出发的时辰了。

    “以后我还能回来看看……”谢随顿了顿,那个“你”字就堵在胸口没有说出口,“闹闹么?”

    冯妙瑜拢了拢被风吹起的发丝,淡淡地说:“你毕竟是闹闹的父亲。”

    腿长在他身上,他想过来岂又是她能拦得住的。不过想来盛京和孤叶城相隔千里,他就是想来,也来不了几次。一年里最多来上个一两次,住上一天半天的,这有什么要紧的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回盛京后,谢随依约寄信与礼物过来,一个月一封,雷打不动。闹闹一开始还总是念叨着谢随,但孩子到底是孩子,时间久了,她有了新玩伴便很快把谢随的事情忘在了脑后。

    生活总算是回归了平静。

    这日,闹闹跟着周明夫妇去临镇游玩了,冯妙瑜难得清闲,她悠悠闲闲在城里逛了一整天,等回去时天都黑透了,天上飘着细碎的雪花,等她走近了,才发现有个人僵僵地蹲在院子门口。

    是谢随。

    似乎是来的匆忙,他只穿了一身单薄的秋衣。这样的打扮在盛京自然是正好的,可是在孤叶城可就太冷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他在门口傻等了多久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过来了?”

    冯妙瑜忙开门让他进屋,她真怕他会冻死在她家门口。

    想来怪晦气的。

    “旬,旬休。”谢随艰难道,“我明晚就得赶回去。”

    那还跑来做什么!

    “闹闹和我弟弟一家去临镇玩,过两天才回来。你是见不到了。”冯妙瑜说着,从柜子里扯出一卷厚被子扔给他,有些嫌弃,“我这没你的衣裳,去后面把湿衣裳脱了自己裹着,别着凉了。”

    想来他若是着凉染上风寒一病不起,就可就又有理由赖在她这里不走了。

    只是到了夜里,谢随却又为难起来。望着屋里唯一的一张小床,他想了想说:“我还是去西厢房睡吧。”

    如今西厢房改做了客房,

    可惜冯妙瑜没多少客人,那屋又阴又冷,几乎就是当半个菜窖用着的,哪里是能睡人的地方。冯妙瑜心想他这个时候倒矜持起来了,她往床里侧了侧身,拍拍空出来的位子,“你来之前也不知道差人过来说一声的。别磨蹭,我明天可还要早起去荣夫人家上课的。”

    这可是意外之喜。

    谢随喜滋滋抱着一卷花花被子在冯妙瑜身旁躺下了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

    这晚两人果然没能早睡。

    感受到冯妙瑜近在咫尺的轻柔吐息,谢随搂着她腰的手臂又紧了紧。

    “妙瑜,我们明日一起回盛京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怎么又说起这个了,”冯妙瑜十分不解。她是个正常女子,谢随也是个正常男子,有七情六欲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吗,怎么又扯到回盛京上面去了,“我在这里过得好好的,回盛京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天下早已改换名姓了,她一个旧朝公主,回去也怪尴尬的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
    谢随一时词穷,他突然觉得自己好似那等腌臜地方里等候女主子临幸的相公。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相公……毕竟他是千里迢迢自己送上门的,还是免费的那种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一转眼,三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
    冯重曜因为早年的流放生涯落下了病根,御宇七年有余,身体却渐渐有些吃不消了,立储一事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。大皇子已去,储君的人选倒是没多大的争议,只是眼下太子只有十岁,主少国疑,想来还需得有个得力可信的人在旁辅佐才是——这位辅臣的人选可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要肩负引导未来国君走上正轨的重任,性情,能力,出身,经验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王公公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收到的折子,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整理好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揉揉眉心,“佐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着落吗?”

    “是,”王公公迟疑了一下,“不过谢大人又上奏举荐人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又是……”冯重曜只觉得头疼的更加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料,谢大人又上书举荐永乐公主担此重任了。”王公公说着,不由得苦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虽说永乐公主的的确确是眼下最好的人选,但谢大人在这里面究竟又掺杂了多少私心?

    “三年了,孩子都两个了,还把人哄不回来,天天没名没分的往人家跟前凑。真是……”冯重曜咬牙,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“算了,你去叫谢随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公公应诺下去,又很快回来复命,“陛下,谢大人已经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:“不会又去孤叶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估摸着,正是。”

    冯重曜沉默良久,最后长叹了口气,疲惫道:“罢了,罢了!你且拿纸笔过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半月后。

    冯妙瑜心情十分复杂的从官差手中接过了圣旨。

    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谢随从中作梗。这些年他改变不了她的想法,就借皇帝圣旨弄她回盛京,冯妙瑜都能想象得出她回盛京的那日谢随脸上的表情——那压着的嘴角和忍不住得意的微挑的眉。

    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。

    好在圣旨上并未规定上任时间,这事不急……冯妙瑜心生一计,她一骨碌起身唤了侍女进来。

    正巧林修远要回盛京探亲,冯妙瑜便安排了乳母和丫鬟,托林修远将小的先带回盛京交给谢随管着,自己则收拾了行囊带着闹闹一边沿路游玩,一边慢悠悠地往盛京走。

    自从小的出生后,她难免会有些顾不到闹闹的地方,眼下倒是个机会。母女两一路上玩得开心极了,只有在盛京等待母女两回去的谢大人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坐立难安。冯妙瑜乘坐的马车才入京畿,谢随便立刻带人去接。

    再不去接人,天知道她们还要在外面晃悠多久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驶过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,八年过去,这里似乎没多少变化,沿街叫卖的小贩,步履匆匆的行路人,闹闹好奇地趴在窗口,“这里就是娘亲长大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冯妙瑜有些怀念地说,“你喜欢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感觉和孤叶城完全不一样。要说的话,这里更热闹,街道也更漂亮些,但是又好像太过于规整,刻意了。”闹闹说。

    冯妙瑜笑着往窗外瞟了一眼。路边停着一辆马车,似乎是家骨董行的马车,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正站在外边盯着下人搬运货品。许是天气炎热,他歪头抹了把汗——

    那账房先生有张她所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冯敬文。

    冯妙瑜突然喝住车夫让他往回走,可等他们的马车退回去后,那个账房先生和马车早就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谢随问她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是我看错人了。”冯妙瑜摇了摇头,想来这么多年过去,冯敬文也早有了自己的生活,又何必再相认勾起许多前尘往事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马车于是继续向北走去。

    马车先在长公主府稍作停留,闹闹留在长公主府休息了,而冯妙瑜和谢随匆匆换了身衣裳,两人接下来还得入宫觐见。

    熟悉无比的延禧门。

    门口围了一圈人。仁亲王夫妇、颜先生、白大人、夏大人……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上前道贺,这阵势让冯妙瑜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“是你安排的吗?”她偷偷问谢随。

    谢随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是我安排的,是他们自己要来这里等你的。”他顿了顿,“你比你想象中要受欢迎的多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一别过了众人,并肩朝着太极宫走去。

    宫宇巍峨依旧,只是走在甬道上的人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我曾经很讨厌这里。这里简直是全天下最讨厌的地方。那时候我总是想,为什么我偏偏就生在这里。”冯妙瑜突然说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。现在看来,也就是一堆木头和砖石。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。”冯妙瑜笑笑。

    一只小小的蓝色蜻蜓扇动着翅膀从两人身边飞过。

    谢随随口说:“听说今年的夏天会格外的长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听司天台的人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今年岂不是要热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间,太极宫高大华美的殿门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走吧?”谢随问。

    冯妙瑜望着殿宇和殿宇背后绵延起伏的群山青影,她真的又回来了啊。冯妙瑜深深吸了口气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汉白玉石阶上,谢随拉起了冯妙瑜的手。

    “快放手,难道我们要这个样子进去觐见”冯妙瑜忙掐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不放。”谢随固执道,“这么多年你连个名分都不肯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谢随,”冯妙瑜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你有在我们的和离书上签字吗?我真不知道——你到底想要什么名分。”

    谢随愣住了。

    等他回过神来,冯妙瑜已经挣开他的手走到太极宫门口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来”冯妙瑜没好气地说。

    谢随的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,他三步做两步走到了冯妙瑜身边。

    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厚重的宫门之后,不见了。与此同时,就在宫城某个小小的角落里,一枝含苞待放的茉莉花“嘭”地一声盛开了,轻声宣告——夏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炎热,漫长却又美好的夏天。

    正文完。